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精心筹备的新进教师训练营于2025年4月3日迎来关键课程。在计算机学院六楼智慧教室,资源与环境学院的谷金芝老师以《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 从 “新手” 到 “成长型教师”》为主题,为60余位2024年新入职的教师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专业成长工作坊。
破冰启航:直面教学痛点踏青怀远
请说出新疆农业大学不同校区的占地面积,培训伊始的破冰活动让教室瞬间活跃。紧接着,通过教学心电图绘制活动,新教师们将教学中的阵痛(如课堂沉默和作业雷同)与高光时刻(如学生顿悟的眼神和翻转课堂的成功)可视化呈现。谷老师点明:痛点与亮点就像硬币的两面,正是专业成长的切入点。
教学评价:数据背后的育人密码
谷老师通过深入分析某位教师的评教数据,引导学员们解读 “课堂节奏把控”“案例时效性” 等数据背后所蕴含的教学讯号,助力教师构建起个性化的教学画像,让教师们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学情评价:读懂课堂的心电图
现场,谷老师亲自演示 “即时反馈系统” 的应用,该系统能够基于学生的课堂答题、互动等行为数据,在课堂上即时生成直观的“知识掌握热力图”,清晰呈现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随后,谷老师以《摄影测量》课程为例,指出在某次课堂上,通过系统生成的热力图显示,42%的学生在辐射传输方程这一关键知识点上呈现知识掌握薄弱的状态。基于这一学情数据,谷老师深入剖析应对策略,强调教师应依据学生实时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节奏,从而精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在经验中萃取智慧
实践环节中,新教师们在教学反思九宫格上认真写下自身的教学情况:“优势(S):多媒体运用娴熟;待改进(W):追问技巧不足” 等等。谷老师着重强调:“真正有效的反思应当是结构化且持续化的专业行为,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
原来学生的低头记录不一定是专注,可能是迷茫。参加培训的陈芮老师、史名杰老师、丁邦新老师、郭亮老师、彭懿老师感慨,数据+反思的组合拳,让我们找到了改进教学的精准坐标。多位教师在今后计划开展常态化教学观摩与反思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