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中国矿业大学毕银丽教授应邀莅临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者:罗浩发布时间:2025-07-17浏览次数:10

716日下午,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天山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毕银丽教授应邀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干旱半干旱煤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盛建东院长主持。

毕银丽教授系统阐述了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煤矿区面临的土壤退化、植被恢复困难等核心问题,重点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通过筛选耐旱抗逆的菌根真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和有益藻类,构建“灌、草、藻+微生物”的修复技术,针对矿区土壤结构破坏问题,提出了三层海绵土体重构与生物修复技术,结合适生植物群落,显著提升了植被成活率。成功在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多地矿区实现生态重建。毕教授还展示了多项示范工程的成效,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路径与实践范例。

此次报告拓展了我院师生干旱矿区生态修复研究的前沿视野、提供了微生物助力生态修复的创新方法、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结合意识。另外,毕教授介绍了自己的成长与科研经历,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女性师生投身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贡献力量的热情、决心与信心。

教授简介

毕银丽,女,陕西米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天山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863计划项目4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人才项目5项及30项企业重点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16),省部级行业科技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以第一完成人获专利知识产权48项,软著12项,团标14项,专著7部,发表论文260余篇。

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孙越崎能源大奖、绿色矿山杰出贡献奖等荣誉20项。兼任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煤炭行业生态修复工程中心主任,陕西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中关村绿色产业联盟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