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教育第二日,晨光微熹中,走进石河子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纪念馆。脚步轻缓,心怀肃穆。未曾想,这一方静谧的展馆,竟成为我们耕读教育最深刻的精神课堂——那里矗立着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而丰碑的基石,深埋在祖国最深厚的泥土之中。
步入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将我们笼罩。正面刻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十二个醒目的金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碑身筑高7.8米,象征着周总理享年78岁;碑文位高6.7米,代表着周总理来此视察时67岁,这些细节无不体现着人们对总理的深情与怀念。这座纪念碑不仅仅是一 座建筑,它承载着人们对周总理无尽的思念与崇敬之情,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周总理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周总理一生心系人民,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鞠躬尽瘁。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也让我们对耕读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耕读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它强调“耕”与“读”的结合,既注重劳动实践,又重视知识学习。在周总理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耕读精神的完美体现。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这是“读”的体现;而在他的革命生涯和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他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疾苦,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的实践中,这无疑是“耕”的践行。

周总理的一生,是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耕读精神的内涵,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虽然不再面临战争的考验,但依然需要传承和弘扬耕读精神,努力学习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纪念馆出口处,金色大字灼灼生辉——“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这是总理生命的绝笔,更是贯穿展馆的灵魂。站在字碑前,动员大会上葛倚汀副书记的嘱托如钟声再鸣:“耕读教育,是要培育心怀苍生的时代新人!”
走出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纪念馆,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参观,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周总理的伟大,也让我们对耕读精神有了新的感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以周总理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传承和弘扬耕读精神,让伟人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这次石河子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纪念馆之行,是一次难忘的耕读教育与红色研学之旅。它让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在缅怀中奋进,激励着我们将个人的青春梦想融入到祖国的建设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