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源于1952年创建的土壤农化分析专业,1986年开始招收土壤学研究生,2003年土壤学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10年一级学科更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被评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和自治区十四五特色学科。学科拥有教育部干旱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虚拟教研室、教育部沙雅棉花科技小院、中国农协伽师新梅科技小院、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新疆种植业绿色生产技术工程中心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7个。

本学科现有师资3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硕导31人,博导10人。45岁以下教师占63%40岁以下教师占46%。获得博士学位教师占86%,获外单位学位教师占65%。具有海外留学、研修和访学经历者占60 %学科围绕新疆农业资源与环境禀赋和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聚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发展科技需求,凝练了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1.干旱区土壤资源与可持续利用针对新疆盐碱土、风沙土和荒漠土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和需求,开展干旱区土壤发生演变、盐碱地改良与利用、耕地地力提升等研究。建立了干旱区土壤定量分类与数字制图方法体系,构建了盐碱地安全利用综合技术体系。承担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新疆全国土壤普查工作,主编出版《新疆土壤》、《中国土系志·新疆卷》。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和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

2.绿洲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研发针对新疆光热资源丰富和绿洲灌溉农业的特点,开展土壤-作物系统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调控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揭示了肥料-土壤-作物系统根域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研发了启动肥、激发碳、氮肥精量滴施和磷肥喷施增产增效技术及产品,建立了作物长势和水肥盐监测与智能调控平台,提升了农业智能化管理水平。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农业部三等奖1项。

3.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针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开展土壤碳氮循环过程及固碳机制、农田残膜污染治理及脆弱生态修复等研究。揭示了干旱区土壤固碳的生物和非生物机制,创建了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综合防控技术模式,研发了退化生态修复的生物炭系列产品,构建了免灌溉管件防护荒漠造林新技术体系,形成荒漠生态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和农业部一等奖1项。